Tuesday, May 29, 2007

懷舊系列之走鐘的金牌們

由於剛剛eaGer放了當時準建上的朋友們初次見面的相片
讓我不禁的想起了許多

Date:2004.06.05
將近三年的時間了

故事就從大合照與位置圖開始吧


這張比較清楚



In that age, we were so young without burdens.

現在的我們, 似乎各自將要開始有不一樣的道路去前進追尋
三年來的這段時間
有你們

真好!!!


好吧...我承認太煽情了
來看看這些年大家的變化吧

首先看見的是
眾所推崇並列為指標性人物的AF
AF化已成為人人唯恐避之而不及的名詞

下圖灰衣服的就是AF,黑衣服的是阿則


AF的變化即將揭曉了
請看



很可惜的...上面那張沒照到肚子

接著就馬上來張阿則的



落差是頗大的

接下來是mw,好個清純學生樣阿


去AA回來呢!?
一整個痞樣^^"""""



說到清純變痞eaGer當然不落人後拉
就來個before after囉

before



after


好吧...最後來談談即將要愛在哈佛的爛豬腳
一定有不少人想問,想要愛在哈佛必須具備怎樣的條件呢!?

請看看他當初的娘砲照(eaGer前面紅色衣服帥哥^^b旁邊那位白衣服的就是了^^b)


你以為要愛在哈佛這樣就行嗎!?
錯了...
其實是要像下面一樣,請看




暸了嗎?!小朋友!!!這才是GSD的正宗造型啦!!!^^"""""


至於我!?

沒變阿!!!!
只是看到下面這張會說
喔...那是誰!!!怎麼那麼瘦!?


恕在下不放對比照....阿哈哈哈哈哈哈

套句椒姨講過的話:[你們這些曾經的俊男們是怎麼回事阿]
聽了不知道該爽呢!?
還是該難過!?

只好用下面者表情來代替吧





報告完畢

p.s 像是筆筆,教官這種沒變化太多的人不列入報導,漏網之魚老查你別太開心,是最近沒你照片當比對而已等著吧你

當然,那種列入報導會危及生命的人物,ex:某總裁之類的
這篇也不列入考量^^""""


最後在這祝椒姨早日康復阿!!!

Thursday, May 17, 2007

Paul



We all love you, and will pray for you every day and day, man.
You should regain your nerve, and break through all of that shit stuff.



click here for the original file

Tuesday, May 08, 2007

塗黨起義 之 空間色彩改造競賽 之 無緣的蔣勳

 
前幾天在朋友的Blog看到蔣勳在新竹演講的消息
心裡還挺興奮的,自從畢業離開新竹回嘉義後,就沒聽過他的演講了!

原本26/05已經計畫殺回新竹聽演講,再順路(真的,他家離交大後門沒多遠<----別說地靈人傑嘿)去哈佛高材生"芭樂乾"家裡打電動的 (真順阿...哇哈哈哈哈哈) 結果....恩..... 我昨天才想到完全忘記那天已經排定了以下這件事情了 就當作順便打廣告囉






塗黨起義 之 空間色彩改造競賽

前言:生活在大台北都會圈裡有許許多多的外食族,食用餐飲的空間不一定是高級餐廳或大飯店,最常用到的一種地點就叫做小吃攤,然而在小吃攤的空間型態已經被特定的白牆、方桌、鋁椅給佔領的現在,我們邀請具有設計專長的朋友們,運用你們的想像力以最經濟的色彩改造手法讓小吃攤不再只是小吃攤,小吃攤也會成為藝術的一部份,小吃攤也會讓人們流連忘返 --- 不僅僅為了吃,也為了那空間的吸引力。
由諸位設計人組成的隊伍,將有兩週的時間思考設計、兩週的時間進場塗刷,最後的成果將由專業人士擔任評審,前三名獲頒獎金外,還會由一般民眾票選選出人氣獎。
活動範圍:台北市民生社區新中街一帶

↗ 進行色彩改造之店家分佈範圍

參加對象:相關設計背景之專業人士或在校相關科系學生

說明:1.色彩改造之小吃攤空間由各個小吃攤老闆熱情提供。2.每隊以三到五人為原則,隊伍上限為八隊。3.主辦單位將以抽籤方式決定參賽隊伍與色彩改造空間之配對。4.參賽隊伍必須配合主辦單位規劃之會議、工作時程,並簽訂基本工作契約。5.參賽隊伍必須採用 ICI 八大色系及2007年五種色調作為空間色彩改造主題,工作項目包括色彩設計及色彩塗刷改造作業。6.依據參賽隊伍提出之設計稿,參賽隊伍將獲得 ICI 得利塗料以電腦調色系統所特定顏色塗料贊助,除特定顏色外,ICI 亦提供基本色調之塗料及調漆桶、遮蔽膠帶、滾筒刷、塗刷等工具。

參賽隊伍獲贈:1.ICI 2007年空間色彩預言專書 (每人乙套)2.ICI 2016色扇型色卡 (每隊乙套)3.ICI 色彩羅盤 (每隊乙套)4.ICI 2007年色彩預言 POLO 衫 (每人一件)

獎勵:
專業評審類 (評審包括:龔書章建築師等設計界專業人士)
塗黨總裁獎_新台幣伍萬元整
塗黨主席獎_新台幣叁萬元整
塗黨秘書長獎_新台幣壹萬元整

一般民眾類
人人都愛你獎_新台幣壹萬元整

主辦單位: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協辦單位: 禾怡國際文化、台北市民生社區介壽里辦公室
贊助單位:ICI 得利塗料

[b]活動時程:[/b]
報名參賽:即日起至 2007.04.15 止
通知錄取:2007.04.20 前
塗前會議:2007.04.21
設計作業:2007.04.22 ~ 2007.05.05
繳交設計:2007.05.06
進場施作:2007.05.10 ~ 2007.05.23
施作驗收:2007.05.23
下午三點整色民公投 & 塗黨大會師:2007.05.26 星期六 上午十一點至下午四點

報名辦法:
下載活動簡章,填寫簡章附錄1之報名表 後,以 email 寄至活動報名處 forgemind.reg@gmail.com或傳真至 03-4512073 楊月華小姐收。
聯絡方式:
1.準建活動報名處
forgemind.reg@gmail.com
2.Tel:03-4548625 / Fax:03-4512073 楊月華小姐

附註:
1.2007.05.26 星期六當天在民生社區新中街一帶舉辦小吃派對,除邀請專業人士到場評分外,亦由一般民眾票選選出最佳人氣獎。
2.主辦單位於2007.04.22 下午兩點至五點舉辦「色民搏感情 工作營」,邀請塗刷達人林督老師教導塗刷技巧、工具使用等基本知識。


>>相關文件::
貳零零漆 色民主義 塗黨所宗 活動簡章::
>>相關網站::
ICI Dulux Taiwan ICI 得利塗料::
>>相關相片(進行空間色彩改造之店家)




[



資料來源:
準建築人手札新聞區





所以囉....

在未來的三四年裡,應該是與蔣勳無緣了 ^^"""""""""
Sigh

Monday, May 07, 2007

Space for lunching

 
 
吃便當的空間需求:半戶外空間。
條件:
安全,舒適,不易受到干擾,
還有可看到較多事物、風景。

原因:
如動物進食需要安全感,
我們人也有一樣的天性,
那是防備力最低的時候,
需要不易受到干擾的空間。

實際空間:
幾乎沒有可以好好吃便當的地方啦!
像國父紀念館的一些空間還算可以。
以台北來說的話,校園比較多,
不外乎是公園、紀念館之類,
建築物基地周遭預留的緩衝很少,
與人行步道或馬路對應都太直接。

觀察現象: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文化性的影響,實際上這種文化性既反映在公共空間也來自公共空間,兩者是互相影響的。建築和街道的接面很直接,在台灣的騎樓可算是兩者介面空間,但是行人多半只有必要時才會穿越騎樓。更不用談人行道的使用或者街道家具(Street element)的設置,只有公共美術館等重要地點才可能出現街道家具。至於辦公大樓等空間,一向是要求內部使用空間達到最大效益,外部空間自然被壓縮犧牲掉。這也可以追就到是因為我們沒有對公共空間提出要求,所以商業使用空間的業主自然就會以自己本位思考,設計師也自然會依隨業主的想法去做設計。


都市空間多是動的路線沒有停的空間;公園相對來說在它原本的特質就是跳脫都市的作息,比較能讓人停留,以現在台北都市區塊的劃分,在公園及其腹地規劃上應要多延伸,如在規劃之初考慮合併幾個分散且少人跡的小公園,在適當的區塊範圍裡合併產生一個大公園,這樣才能夠改變人行徑的方向,願意聚集到公園裡面去。而像原本很有機會可以成為很好的便當空間的還有仁愛路的安全島,因為那原本就將中島擴大,希望供給都市綠地和人民可以休憩的場所,但是因為在真正的相關配置設計上又回到比較傳統的思考,有了綠地卻沒有椅子,沒有其他鼓勵人們停留的因素,現在就只有看到公車站設立在那裡,這就應該思考多功能多面向的設計,重新利用閒置的空間,讓它成為便當空間。

同樣地可以看到建國高架橋,其實可以將停車場地下化,上面就留出空間可以做些例如棚架或者其他可引導大家去使用的設計。當初路康時期城市花園計畫雖然在紐約失敗,但是某些概念上運用到台北應該有相當程度的成功機會,在這裡一個點到另一個點實際上的距離是相當接近的,這裡的建築空間使用是mixed-use, 住宅,商業與辦公空間彼此的距離是這樣的緊密, 空間黏合的便利性, 在理想的狀態下一個可以不用開車的城市或許是可行的;只是在心理上, 卻會因交通阻塞所引起的長時間移動耗費,而得到距離是十分遙遠的認知,也因此在移動的同時變的必須牢記著 ” 爭快的原則 ”形成交通亂象,如城市能將大眾交通工具的便利性提升, 並對使用大眾交通工具取代個人交通具的方法有實際上的獎勵,這樣的前提下,重新把城市花園計畫拿出來看,應該會得到新的設計想法。

在城市裡漫步,似乎會不在遙遠!


待續....

本文同時刊載於EGG magazine no.41 May. 2007